•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2025年铁军纪念园第十五届纪念日活动

  • 时间:   2025-09-24      
  • 作者:   工委会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     
  • 浏览人数:  66

  2025年9月21日上午,北京铁军纪念园第十五届纪念活动在怀柔区铁军纪念园广场隆重举行,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祭奠革命先辈。

参加纪念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彭小枫上将、粟戎生中将、新四军老战士储渭,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副会长乔泰阳、刘华苏、任全胜,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原副主席徐国宝,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领导杨抗美、祝江涛等。

京内外来宾有:江苏省泗洪县大考山公墓管理处主任王润辉、中共江苏省东台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仇俊琴副主任和祝融泉,江苏省盐城东台市三仓镇(红军)小学党支部书记王志耘、陈海应,江苏省宝应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薛磊,上海捐赠文物代表陆建国,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政府办公室政法委员李雷训、江苏省徐州市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胡军英书记、安徽省涡阳县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张红馆长、泗洪县新四军研究会陈波秘书长、安徽省涡阳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侯晓明、北京通州永乐店镇德仁务后街村党支部张孝立书记等。

参加活动的共建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的领导和学生。

上午9时许,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陆续抵达会场,有白发苍苍的抗战老战士、有新四军后代,有朝气蓬勃的学生,还有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他们手持菊花,神情肃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入场。

9点30分纪念活动正式开始。雄壮的国歌声在园区上空回荡。随后,祝江涛宣读了纪念词:她深情地回顾了80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新四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华中敌后战场消灭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不断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

现年96岁的老战士储渭是出席天安门93日大阅兵观礼的新四军老战士。他回顾了当年在新四军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亲身感受,在十分艰难的抗战前线,在极其简陋的医疗条件下,那些英勇作战,身负伤病的战友们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顽强奋斗牺牲精神让他永生难忘。华中人民群众是新四军最坚强的后盾,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抗战的胜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让我们的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和繁荣之中。

郑行福烈士外孙女左颖发言。她首先回顾了外祖父郑行福的革命战斗生涯。郑行福烈士192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他在皖南事变中成功突围。1943年在毛家湾战斗中受伤后被俘,被日军押解到安庆。在关押期间,他发动并掩护战友成功脱险,但他却因伤势难行被日寇残忍杀害在长江边上。作为烈士后代左颖表示要永远铭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为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四军将士三代代表赵峥阐述了祖父赵启民将军当年的战斗经历,在日、伪、顽交错盘踞的复杂环境下,新四军将士们顽强作战、可歌可泣的战斗精神。他的祖父还参与指挥了半塔、占鸡崗等著名战斗,为开辟抗日根据地,铸就了不朽的功勋。他认为作为革命后代,自己既是血脉的延续人,更是精神的传承者。他参军入伍,军校毕业后,就奔赴祖国的边疆,投入西藏国防公路的建设。正是祖父的嘱咐,成为他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的精神支柱。他代表新四军的后人,向长眠于铁军纪念园的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河山如你所愿,盛世我们守护!

共建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学生代表刘赟婧发言。她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此次纪念活动,深感新四军将士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在历史的长河中将永远熠熠生辉。她回述新四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的军队担负着“抗日救国,保家卫国”的重任,在江淮大地,江南水乡燃起抗日烽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正是新四军这支“听党指挥、英勇善战,服务人民”的军队,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共建单位,学校始终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厚植家国情怀作为铸魂育人的根本。近五年来,新四军的“红色宣讲团”走进校园,让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在校园里得以积淀传承,使得莘莘学子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为成为祖国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接着由新四军刘春风的夫人张素心向铁军纪念馆捐赠珍贵历史文物:独立自由奖章、证书,三级解放勋章及证书等七件纪念品。马英网捐赠抗战时期的军用手雷、钢盔、水壶等文物。(文物已先期存放在纪念馆内)

铁军艺术团演唱的抗战歌曲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铿锵有力的《新四军军歌》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当年铁军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姿。英勇机智的《游击队歌》展现了游击队员们勇敢杀敌的战斗生涯。当铿锵有力的《大刀进行曲》旋律响起时,现场不少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人们心中涌现出的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又让人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随着《铭记》音乐的缓缓响起,新四军第四代后人郭笑涵深情的诉说中,6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纪念碑上空。无人机撒下片片红色花瓣,轻轻飘落在纪念碑前,这片片花瓣如同当年在抗战前线将士们洒下的滴滴鲜血,承载着人们对革命英烈们的深情缅怀和无尽追思。让人们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善战的新四军将士们为今天的幸福所付出的代价。

祭典仪式开始,四名英武的礼仪士兵抬着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4位领导上前整理挽联。接着参会人员依次走向纪念碑,深情地向纪念碑鞠躬致敬,献上手中的菊花。许多人久久伫立在纪念碑前,似乎心中有许多话要倾述。此时,一位家长对年幼的孩子说:"这些都是我们的英雄,你要永远记住他们。"小男孩认真地点点头,稚嫩的脸上满是崇敬的表情。

随后,人们依次走进铁军纪念馆,观看馆内珍藏的历史照片和珍贵文物,这一件件展品再现了新四军将士们在艰苦岁月里的艰难抗战历程。由3000多张泛黄的老照片组成的——“华中人民的长城”无名照片墙,尤其令人驻足凝望,新四军将领坚毅的目光、士兵们疲惫却坚定的面容、抗战分校学生年轻的脸庞,每一帧都在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参观者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光影交错间,仿佛能听见当年的号角声仍在耳边回响,在战场上飘扬,见证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战斗时刻。

参观纪念馆后,人们纷纷驻足在3000多位新四军将士名录墙前,瞻仰新四军前辈们的英名,缅怀他们曾经的战斗岁月和难忘的革命历程。

在粟裕大将雕像纪念碑前,一师分会举行祭奠粟裕大将活动。

粟戎生中将向大学生们讲抗战初期的1938年,新四军刚刚组建、装备还十分简陋,先遣队奉命去破坏敌人的铁路。但当时没有炸药,就靠众人合力,徒手将铁轨从碎石中拔出、掀翻,就这样成功地使敌人的火车出轨。在此任务完成后,粟裕主动率领一支精干部队,连夜抢占有利地形,手把手教战士们如何打敌人移动着的汽车,最终他们击毁敌军4辆,击毙敌军官2名、士兵13名,缴获大批物资,打赢了新四军的首战。他最后说:“简陋装备挡不住拼劲,主动担当才打得赢胜仗!”

在新四军将士名录墙前,老会长任全胜向大学生们讲述:一次,新四军五师一个支队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但当时李先念师长却没有表扬他们,反而给与了严厉的批评,原因是此战伏击地点离老百姓的村庄太近了,虽然仗打胜了,但是鬼子进行报复,把老百姓的村庄给毁了。自此以后,师部专门通报,要求所有指挥员今后在选择伏击地点时必须远离村镇,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作为首要条件。这个故事给了人们深深的思考,任何时候都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正是我们人民军队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新四军老战士储渭在园区内向大学生们讲述了他参加今年天安门九三阅兵观礼的亲身感受,深感祖国的强盛,人民军队的伟大。他还谈及他当年战斗在新四军医疗卫生战线上的所见所闻。为自己能在新四军这支英雄的军队战斗而感到骄傲。他殷切告诉青年学子们要牢记历史,珍爱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学好本领,为祖国的强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映楸空间会议室,新四军后代向第二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们讲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烈士英勇战斗的故事,还谈到革命先驱徐特立当年营救他的父亲乔信明等20多位同志的感人故事。他向学生赠送他父母撰写的《掩不住的阳光》一书。

二师分会举行了罗生特雕像揭幕仪式。在罗生特医生的碑文中简述了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1941——1949年间,在新四军、八路军及人民解放军中担任卫生部长、顾问时,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伤病员和地方群众的感人事迹,以及他在筹建医校,培养人才等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卓越贡献。该雕像的捐赠人:李大力和李军也发表了感言。二师赵峥代会长介绍了罗生特的生平,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领导祝江涛、四师、七师分会多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一年一度我们在铁军纪念园举办的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警示我们要牢记: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缅怀先烈不仅是感恩,更是要传承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每一次的纪念活动都是对灵魂的洗涤,更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尽管活动结束了,许多人仍不忍离去。他们或在纪念碑前沉思,或在园区内祭扫,或在留言簿上写下感悟。随着人们的离去,纪念园又呈现往日神圣的宁静,但那些感人的瞬间、那些铿锵的誓言、那些真挚的情感,将永远留在每个人心中!

青山绿松长青 ,铁军精神永恒 !

 



        工委会

         2025年9月14日